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地市 -> 滩羊之乡激情盐池 -> 乡村振兴
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|从“种得好”到“卖得好”盐池特色农业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
2025-11-19 22:00:00   
2025-11-19 22:00:00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

  “再深挖一点,紫薯的品相才更完整!”11月18日,盐池县冯记沟乡平台村千亩紫薯基地里,村党支部书记陶旭忙个不停,机械后方,村民们将紫薯分拣装袋。今年该村试种“泰紫薯一号”,平均亩产4000斤,预计每亩收益能有1.3万元。平台村的丰收景象,是盐池县推动特色农业从“增产”向“增值”转变的一个生动切面。

采收农产品。

  近年来,盐池县不再仅仅满足于“种得好”,更在“卖得好”上做足文章。“我们现在的黄花菜,主要发往北京、天津、广西这些大城市,合作社年营收能稳定在20到30万元。”盐池县仲昌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彦伟介绍。合作社内,工人们正将印有“盐池黄花”品牌标识的包装箱装车。目前,盐池黄花菜种植面积已达4.2万亩,培育相关经营主体42家,拥有注册商标31个,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市,带动3000多户农户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。

盐池县黄花菜地。

  品牌建设的故事同样在荞麦产业上演。盐池县深耕“对了”“山野香”“宁荞秋丰”等8个特色商标,开发出食品、保健养生、文旅工艺等系列产品40多种。今年,全县荞麦种植面积达60.79万亩,产量超3万吨。产业链上,已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,将一颗颗小杂粮做成了身价倍增的大产业。

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,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。这让盐池县的农业从业者们倍感振奋,也明确了前行的方向。

  “下一步,我们还要把‘盐池甘草’这个地理标志招牌擦得更亮。”盐池县市场监管局商广岗负责人沈军帆表示,“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,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,把‘中国甘草之乡’的名气实实在在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农民口袋里的收益。”

工人在打包甘草。

  截至目前,盐池县已培育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,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1个。其中,中药材抚育种植面积达8万亩,“盐池甘草”更是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定。

  从追求产量的“黄土生金”,到依靠品牌的“点石成金”,盐池县特色产业与品牌战略的深度融合,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贺静 文/图)

【编辑】:张静
【责任编辑】:马江